泪液在结膜囊均匀地分布,形成一层液体的薄膜,在医学上叫泪膜。泪膜是非常薄的,泪膜除了保持眼球的湿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改善眼睛的屈光系统。泪膜功能异常的原因有哪些呢?
1.水液性泪液功能不足(aqueous tear deficiency, ATD):是由于泪腺功能障碍而导致水液性泪液分泌的减少,常见于Sjgren综合征、Stevens-Johnson综合征、眼类天疱疮及各种化学伤或物理伤引起的泪液分泌不足。
水液性泪液中除含有各种溶菌酶、补体及乳铁蛋白外,还含有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及β型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s β,TGF-β)等多种生长因子,这些生长因子对维持眼表上皮细胞的正常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水液性泪液分泌不足常导致干眼病,临床表现为泪液少,Schirmer试验异常,角、结膜表面干燥,可出现角膜上皮点状着色及丝状角膜炎,重者可出现角膜溃疡甚至角膜穿孔。
近年来通过印迹细胞学(impression cytology)检查发现,此类患者的眼表上皮存在两种主要病变,即鳞状上皮化生(非角化的眼表上皮转化为角化眼表上皮,杯状细胞减少或消失)及角膜缘干细胞的缺乏(结膜上皮越过角膜缘向角膜上皮侵犯,替代角膜上皮,引起新生血管形成,持续性角膜溃疡,慢性感染)。
2.脂质性泪液功能不足(lipid tear deficiency, LTD):是由于睑板腺功能障碍所导致的脂质分泌减少或所分泌的脂质成分异常所致,常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睑板腺或睑缘的炎性疾病。这些疾病可致泪膜表面脂质层变薄或缺乏,泪液蒸发增加,使患者出现干眼症状,即眼干燥、异物感及烧灼感等症状,一些在空调或干燥环境中工作的患者症状加重。
临床检查:结膜充血、角膜上皮呈点状荧光素染色。此类患者水液性泪液的分泌功能正常(如Schirmer试验多在>20 mm),但由于眼表上皮功能异常可反射性引起泪腺增加分泌泪液,使一些患者出现流泪症状,因此在临床上易误诊为结膜炎而延误治疗。泪膜破裂时间及泪膜镜检查有助于检测泪膜脂质层的分布及功能,从而明确诊断。
3.其他: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一些长期从事计算机操作者出现眼部干燥症状,而这类患者的泪腺分泌功能则基本正常,其原因是由于在空调环境中或者工作时精神集中,眨眼次数减少,使泪液的蒸发增加所致。
此外,泪液排出延缓也可引起眼部的刺激症状、结膜充血及角结膜荧光素染色阳性,这些症状和体征是由于泪液在眼表面停留时间过长,泪液中的代谢产物对眼表上皮细胞的毒性损害而引起,致使临床误诊为点状角膜炎或角膜炎,延误治疗。
应用荧光素清除试验检测泪液排出率可协助此类患者的诊断。因此在临床上对眼部有刺激症状及不适感的患者,应注意其泪膜是否异常及泪液的排出是否延缓,同时注意药物的选择。
有疑问?问专家!已接受562次咨询
电话:400-028-0303 028-87330120
(川)医广[2024]第 07-15-1939 号
医院地址:成都市二环路西二段43、45号
蜀ICP备13007702号-1
成都爱迪眼科医院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