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成都爱迪眼科医院感控部组织全院进行猴痘防控相关知识培训,提高院内猴痘病毒防控意识和防控水平,保障院内病人及工作人员人身安全。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全球猴痘趋势报告,自2022年1月1日以来,已有111个成员国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了猴痘病例。截至2023年6月5日,共报告了87929例实验室确诊病例和1095例疑似病例,包括146例死亡病例。
在培训中,感控部主任蔡忠敏从猴痘是什么、传播途径、临床表现、诊疗治疗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解读。蔡主任表示,日常生活中注意卫生(尤其是手部),做好防护,及时避免和猴痘确诊病人接触,感染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
猴痘是什么?
猴痘是一种人畜共患病,易感染猴痘病毒的动物主要是啮齿动物和非人类灵长类动物。
猴痘病毒于1958年在绿猴中被发现,1970年在刚果民主共和国一名疑似天花患者的标本中首次分离到猴痘病毒,为首例确诊的人类猴痘病例。
显微镜下的猴痘病毒
图片来源:UK Health Security Agency
猴痘的传播方式
病毒经黏膜和破损皮肤侵入人体。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动物的呼吸道分泌物、病变渗出物、血液、其它体液,或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而感染。
密切接触传播:长时间近距离接触时,通过飞沫传播,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有可能感染。
母婴传播:通过胎盘由孕妇传播给胎儿,或者在孩子出生期间或出生后通过皮肤接触由受感染的父母传播给孩子。
性传播:目前尚不清楚猴痘是否可以通过性传播途径传播,但在性活动期间与皮损的皮肤直接接触可以传播病毒。
猴痘的临床表现
猴痘病毒感染的临床症状与天花相似,但严重程度较轻。潜伏期5-21天,多为6-13天。
发病早期出现发热、寒颤、头痛、嗜睡、乏力、背部疼痛和肌痛等前驱症状。90%患者出现明显的浅表淋巴结肿大,如颈部、腋窝、腹股沟等。
发病后1-3天出现皮疹。首先出现在面部,逐渐蔓延至四肢,手心和脚掌均可出现皮疹。皮疹经历斑疹、丘疹、疱疹、脓疱和结痂几个阶段,不同形态的皮疹可同时存在。疱疹和脓疱疹多为球形,直径约0.5-1厘米,质地较硬,可伴明显痒感和疼痛。疱疹数量从几个到数千个不等,多呈离心性分布。可累及口腔黏膜、消化道、生殖器、结膜和角膜等。
病程约2-4周。结痂脱落后可遗留红斑或色素沉着,甚至瘢痕,瘢痕持续时间可长达数年。部分患者可出现并发症,包括皮损部位继发细菌感染、呕吐和腹泻引起的严重脱水、支气管肺炎、脑炎、角膜感染等。
猴痘的治疗方法
目前对猴痘尚无特效治疗药物。总体治疗以对症和支持为主,包括预防和治疗继发性细菌感染。
对大多数人来说,猴痘是一种自限性疾病,通常从感染到完全康复持续2~4周。多数人预后较好。
如何预防猴痘
避免和罹患猴痘的人密切接触。
避免在高发国家与野生动物接触,避免捕捉、宰杀、生食当地动物。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清洁和消毒,注意手部卫生。
男男同性人群一定要主动了解猴痘预防知识,积极做好自我防护。
有疑问?问专家!已接受562次咨询
电话:400-028-0303 028-87330120
(川)医广[2024]第 07-15-1939 号
医院地址:成都市二环路西二段43、45号
蜀ICP备13007702号-1
成都爱迪眼科医院 · 版权所有